Logo
印尼錫江福善基金會

在29世纪之初,福州同乡离乡背井,相继南来锡江及附近岛屿谋生,人数已达200多人,他们每逢清明及冬至两个重大的传统节日,例必各捐缘银若干,以供祭祖先之费用,而每年皆有剩余。此后,将累积所得,在市中心JL.LEMBEH 69号(旧时称JL.PAKAREPPE)购置一块地皮。公元1914年,数位热心的福州十邑先贤当中,由王月俊倡议在既有之地皮上建馆,认捐荷币二千盾以为缘首,获得陈春萌、郑宗炽、叶友盛、张开文以及林芝来等人的拥护与支持,于是向本地和外阜乡亲展开劝募,翌年,会所顺利落成,是为福州全郡会馆。“全郡”的范围即为现在的“福州十邑”。
     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日军南侵,会馆遭联军飞机误炸,和平后,于1947年,会馆组织了重建馆所筹委会,时任正副主席的林明增和陈紧相,向同乡劝募建馆基金。次年,终于在一片废墟瓦砾当中重新建立起巍峨壮观的新会馆。新会馆的前半段是三层楼钢筋水泥建筑。作为办公用途,后半段盖电影院,名为新光戏院,招标出租,收入归会馆财政项下。
      1952年为因应客观环境的发展和需要,会馆创办“清华中小学校”当时因为校舍和师资不足,中学只设初中部。办学过程中,我校以校风优良,教师教学认真,而获得社会上的好口碑。是故,华社不分省籍,均乐将子女送来我校求学,虽然前后只是短暂的十多年校史,也培育成千上万的英才,对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1966年,印尼新秩序政府登台后不久,便冻结了所有华人社团组织和学校。我馆及属下的清华中小学校,也毫不例外的终止一切活动。
      直到1986年,地方政府计划建造省政府办公大楼,看中了位于市区内面积特大的华人公墓。为征用这块地皮,地方政府以远离市区的地皮替换。但是,搬迁数量庞大的坟墓遗骸,是一件浩大的工程,地方政府为要借助华人的力量去实施这项工程,便着令不同籍贯之同乡各自组织基金会,分头执行迁骸工作,如此,政府便可以逸待劳、坐享其成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锡江先后成立了12个同乡基金会。另外成立了“恩德慈善基金会”(前身为华侨公冢会),类似过去的“侨联会”,统筹12个同乡基金会。我会的诞生,是由乡贤王明晖老前辈发起,于1987年组织成立,并向当局注册立案。定名为“福善基金会”,实为“福州全郡会馆”之延续。
      目前,以陈展秀为辅委会主席及林恩明为理事长的福善基金会全体会员,承前启后,继往开来,为当地经济繁荣、社会和谐以及同乡福利事业,继续不遗余力做出应有的贡献。


文章搜索:


© Copyright Of 2013 世界福州十邑同鄉總會, 版權所有。All Right Reserved。
Powered By WellSoft Design.